1分赛车稳赢技巧总结

2023年11月16日

无效血小板输注1例分析


                                              无效血小板输注1例分析
    血小板输注常可改善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但需注意无效血小板输注,现将1例临床病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42岁。因“牙龈出血1个月,月经过多半个月,发热5 d”,于2006年01月27日住院。当时血常规示:WBC 3.3×109/L,RBC 3.22×1012/L,Hb 87 g/L,PLT 17×109/L。住院诊断:(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白血病?。
    患者因1年前体检,发现血脂高,曾长期间断服用阿司匹林。近几天发热又自行加量。住院时因血小板数低于20×109/L,有出血、发热等症状、体征,临床医生申请输注机制浓缩血小板1个治疗量。2006年01月29日血常规示:WBC 3.3×109/L,RBC 4.41×1012/L,Hb 79 g/L,PLT 147×109/L。血小板计数虽然恢复正常,但临床症状、体征不支持,仍有出血,并做脑CT诊断有左侧颅板下出血,考虑可能血小板计数有一定误差,又输了一个单位的机制浓缩血小板。2006年02月01日血常规:WBC 14×109/L,RBC 2.26×1012”/L,Hb 78g/L,P1T 7×109/L。2006年02月07日 WBC4.1×109/L,RBC 2.7×1012/L,Hb 65 g/L,PLT 16×109/L。临床医生因血小板低,又输注1 U机制浓缩血小板。2006年02月09日骨穿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加用了激素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2006年02月13日 WBC 5.7×109/L,RBC 3.13×1012”/L,Hb 85 g/L,PLT 181×109/L,继续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2006年02月27日 WBC 5.3×109/L,RBC 3.13×1012/L,Hb 85 g/L,PLT 229×109/L;无继续出血,症状、体征均改善,患者出院。
2 讨论
    血小板疗法的目的是控制或止住出血,随着浓缩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对因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疾病的治疗有了很大帮助。但也常遇到输入血小板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不升,有时甚至下降。如本例患者,住院时因诊断未明,血小板计数低,有出血,为防止继续出血,共输了三次浓缩血小板,血小板数由开始的17×109/L最低降为7×109/L,并出现颅内出血,表明是无效输注。确诊后停输血小板改用激素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患者第4天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在之后第8,14,17天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无继续出血。由此说明预防性输入血小板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现在临床大量应用血小板等成分输血,我们一定要注意成分输血的三个层次:一是没有输血反应,二是有效补充某种血液成分,三是对疾病辅助治疗(如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临床有不少输血是没有达到二,三层次。本例患者在确诊之前应考虑免疫因素对她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未查明原因之前不输血小板,否则会引起血小板下降,出血,使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下应输注免疫球蛋白,纠正免疫状况,血小板可自然回升。浓缩血小板等成分血的输注在临床是重要的,但什么成分低就输什么是不恰当的,为保证有效输注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本例患者停输血小板改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反而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摘自:曾小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6040-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