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赛车稳赢技巧总结

2023年11月15日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或是进化遗迹?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或是进化遗迹?

 X医生 上海市血液中心 

近期科普中,我们谈了最常见的一种献血不良反应——血管迷走神经反应(Vasovagal reaction, VVR)

图片

VVR的表现主要为头晕、乏力、心慌、出汗、恶心等,绝大多数都是轻微。极少数可能伴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即晕厥(Syncope)

要强调的是,这种反应并非与献血特定相关,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常见的如因体位改变引起的一过性低血压。

图片

当久坐或久蹲后快速站起,我们有时会两眼发黑、头晕目眩。这是因为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积聚在下肢等身体低位;快速站起时心脏与下肢的高度差瞬间变大,回心血量减少,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和脑血流下降,严重者也可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即直立性晕厥(Orthostatic Syncope)

图片

直立性晕厥实质上是由于体位改变带来的血液重新分布,可导致回心血量瞬间减少300-800ml。

不管是献血所捐献的200-400ml血液,还是体位改变引起的回心血量一过性减少300-800ml,都仅仅占全身循环血容量的一小部分,足以被人体生理机制所代偿,那么,为何还会发生低血压反应乃至晕厥呢?

图片

当面对失血、创伤等生理性刺激,或者是面对恐惧、焦虑等心理性刺激时,正常生理反应是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准备应对危险情况,战斗或逃跑。

图片

发生晕厥时则正相反。此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我们也称之为血管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试想一下,意外受伤出血对于远古丛林中的原始人类应该是家常便饭,如果一有受伤出血(远非致命)就当场晕倒,恐怕是非常不利于生存。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有这种违逆生理代偿机制的“不利反应”呢?

图片

有一个有意思的理论,认为血管神经性晕厥的可能机制之一或许是一种生物本能的遗传残留。

这个生物本能就是动物的“假死反应”(playing dead response)。

图片

当某些动物被捕食者追逐时,会倒地不动,肢体僵直,呼吸心跳极度减慢且微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类似于死亡状态,以躲过捕食者。比如负鼠(Possum),就是有名的善于“装死”的动物。

说血管神经性晕厥可能源于“假死反应”的遗传残留,一个理由是它与创伤相关的疼痛、出血等生理刺激密切相关。

导致血管神经性晕厥的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最常见的心理因素就是恐惧。人们有各种恐惧症(phobia),比如广场恐惧、社交恐惧、恐高、恐黑等等,但这些一般都不太会引发晕厥;而与血液/创伤相关的恐惧则容易引起晕厥,比如晕血。

有一个关于直立性晕厥的测试方法,叫做倾斜台面测试(Tilt table test)。这个实验是将受试者固定于一个可倾斜的平台上,先处于水平位5分钟,然后转动至竖直位,保持5-45分钟,观察及询问受试者是否有晕厥及头晕、恶心等反应,并监测其心率、呼吸、血压等体征变化。这个测试可以评估个体是否容易发生血管神经性晕厥。

图片

美国空军使用上述方法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受试者接受倾斜台面测试的同时,给予他们静脉穿刺(仅仅刺入针头,不做抽血或其他任何操作),发生血管神经反应的比例明显增加。

图片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虽然晕厥反应可能在某些危急情况下帮助被捕食者逃过一劫,但它的不利后果显而易见:这意味在还可以反抗或逃跑时就放弃一切选择,能否存活完全系于捕食者的一念之间。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这是一种负向自然选择压力,容易发生晕厥反应的动物可能都已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消亡了。

但对于以社群生存的原始人类而言,如果能保证晕厥后的安全,那么在创伤早期就发生晕厥,此时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有助于创伤部位形成血栓,止住出血

或许这就是在人类中还存在这种“进化遗迹”的原因吧——假如这个理论成立的话。